定义:植物提取物(Plant Extracts)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最终产品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人工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该成分结构特征所形成的产品。
行业基本情况:以植物入药在世界多国都有很长的应用历史,我国传统中医药产业对植物的应用更是历史悠久,中药的水煎、酒煎等方式可以说是现代提取的原始形态。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植物提取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欧美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植物提取行业与上下游产业具备较高关联度,上游连接农业,农产品“大小年”周期、原料种植质量等因素直接影响植物提取供应链稳定、生产成本;下游涉及领域广泛,涵盖食品饮料、营养补充剂、化妆品、医药、添加剂、宠物营养等众多领域,下游应用领域的发展对植物提取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牵引和驱动作用。90年代起,我国凭借丰富的植物资源与技术革新优势,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植物提取产能的主要供应国。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与分析显示,2013-2023年以来,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快速增长期(2013-2015年),海外市场逐步开拓,产品出口放量;调整平衡期(2016-2020年),主要是由于上一轮下游需求的快速上涨随之而来的一段市场消化吸收阶段,期间我国植物提取物年出口金额相对稳定,尤其是2018-2020年,植物提取物年出口额稳定在23-24亿美元左右;2020-2022年我国又迎来了植物提取行业新一轮爆发增长期,大健康产品消费需求激增,推动功能性成分市场快速扩容,这期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分别是24.4亿美元、30.3亿美元和35.3亿美元,出口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22年出口额更是达到历史新高。
目前,植物提取物作为我国中药进出口产品类目中的主要原料性产品,占中药外贸50%的份额,其中仅从出口情况来看,植物提取物占比达到60%,是我国中药外贸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植物提取行业仍呈现市场化程度高,规模大小不一,产业集中程度低的特点,并存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植物提取市场监管的逐步完善、标准化的建立、环保趋严,植物提取行业正逐渐由无序竞争向着规范发展推进。同时消费者日趋个性化、多元化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驱动行业优胜劣汰,坚持研发创新、拥有领先工艺、单品优势的龙头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加速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品牌效益不断扩大。龙头效应所带来的正向循环,也进一步促进行业加速发展,引领我国植物提取产业实现全球化跃迁。
2023年,受到下游消费市场需求变动以及国内行业竞争加剧等综合影响,我国植物提取行业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总额33.2亿美元,同比下降6%。
其中,在剔除掉精油类植物提取产品的影响后,非精油类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 29.1亿美元,同比下降6.2%。从出口数量同比分析,2023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出口数量同比变化分别是-9.4%、-2.41%、-0.53%爱游戏官方、+7.53%,季度出口量同比下降幅度不断缩窄,并于第四季度实现回正,表明海外市场对我国植物提取产品采购需求逐步回温;但在出口金额方面并未展现出与出口数量同向变化的趋势,除了第二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外,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出口金额降幅持续扩大,整体出口市场在以牺牲产品价格为代价来保持出口量的稳定,其中,作为我国植物提取主要出口地的美洲、欧洲市场,出口金额同比虽实现了由负转正,但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仍弱于出口数量增幅。
我国主要的植物提取出口国家美国、欧洲等市场需求呈现疲软态势,而新兴市场表现出较大活力,如东盟市场,其中促进东盟市场实现加速增长的主要来源为非精油类的植物提取物,2023年,我国非精油类植物提取物出口东盟市场金额为 3.4亿美元。未来如充分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拓东盟新市场,不失为当前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持续开拓海外市场的有效路径。
我国作为全球植物提取主要供应国,国家层面陆续出台多项植物提取产业支持性、导向性政策,从供给、需求两端共同发力,加快推进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规范发展,提振植物提取产业发展决心与信心,在国家政策大方向的指引下,近年北京市、云南省、广东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多省市利好政策持续加码,共同推动行业的加速发展,助力我国中医药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出海。
2023年 1月3日,我国国家药监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准确把握当前中药质量安全监管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全面加强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审评、监管等规范流程,推进中药监管全球化合作,同时鼓励条件成熟地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促进中药产业更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
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在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医药国际贸易促进等多方面提出建设目标与建设计划,要求“高质量建设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探索中医药服务出口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中医药服务国际知名品牌。” “支持中医药企业通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平台‘走出去’ ”。
湖南大通湖区出台《大通湖区植物提取物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4)》与《大通湖植物提取物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旨在全力打造具备完善配套体系的植物提取物产业园,并计划在植物提取产业上实现与其他区域的联动与合作。
2023年 2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化妆品原料、功效评价等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研发以中药提取物、天然植物资源等新原料为主要功效成分的美妆产品,攻克化妆品行业“卡脖子”技术,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实施意见的出台表明了市场对于中药提取物、天然植物资源等新原料应用价值的认可与肯定,有助于植物提取物在美容护肤领域的加速应用。
2023年 2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制定了《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进一步明确规范植物提取物在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和要求,为植物提取企业明确了产品研发方向,鼓励并保障了相关植物提取物产品生产及推广,有利于推动植物提取物在动物饲料新应用市场的拓展与渗透。
合成生物被认为是解决天然产物规模化生产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方向,运用合成生物技术可有效缓解企业对植物原料的依赖,规避异常气候、地缘政治等问题,帮助企业建立更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走出传统制造业的毛利困局,同时可以有效解决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可持续发展问题。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文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其中特别提及了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规划,“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瞄准合成生物学、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推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制造菌种计算设计、高通量筛选、高效表达、精准调控等关键技术,有序推动在新药开发、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物质合成、环境保护、能源供应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合成生物已成为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
近年,在我国技术政策引导和产业政策支持的双背景下,合成生物技术在植物提取领域的发展与融合加速前进,在萜类化合物、多糖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等类型中具备高应用价值或稀缺性的功能性成分上率先取得了技术的突破,研发型企业与传统植物提取制造企业合作持续加深,更多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1、植物提取行业上游主要连接农业,原料具有春种秋收的特点,因此行业存在季节性集中收购,全年生产、销售的经营特点;
2、植物提取行业高度依赖于植物原料的获取,产品生产及价格普遍受上游原料种植及自然灾害影响,呈现明显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公司是国内植物提取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常务理事单位。公司专注植物提取24年,是行业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已实现三大生产基地、四大营销中心和五大研发中心的全球战略布局,拥有业内领先的智能综合提取工厂、全美产能最大的工业提取工厂,具备天然甜味剂、茶叶提取物、工业提取物等多个大“单品”领先优势,营销体系覆盖全球市场,产能及综合竞争力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引领行业率先布局合成生物与配方应用领域,加速高附加值业务升级。未来,公司将依托强大的产销研一体化优势,坚持贯彻大单品的发展策略,致力于成为全球值得信赖的天然健康产品服务商。
本公司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的生产经营业务,专注于植物功能性成分的研究与提取。公司已掌握300多个标准化植物提取产品的提取技术,产品包含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提取物、工业提取物、茶叶提取物及其他保健护肤提取物(如:虎杖提取物、柚子籽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等)。行业上游主要涉及农业,下游产品应用涵盖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美容护肤、动物饲料等领域。
子公司Layn USA负责公司产品在整个美洲地区的销售、物流和市场推广工作,辐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南美等市场区域,推动公司产品进入美洲主流品牌市场和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子公司Layn EUROPE负责公司产品在整个欧洲地区的销售、物流和市场推广工作,是公司的欧洲营销中心。
子公司上海碧研主要负责公司配方应用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销售,是公司的研发和亚太营销中心。
子公司莱茵农业主要负责植物种子及种苗的研发、培育、繁育、技术推广等业务。
子公司优植生活的主要业务是基于公司在天然植物提取领域积累的经验,开展特色农产品、功能性无糖软糖、袋泡茶、罗汉果风味水饮料等天然健康消费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子公司 Layn Holding 主要负责工业领域相关的投资活动;孙公司HempRise主要负责公司美国工业业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子公司莱茵健康为公司募投项目“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 、“莱茵天然健康产品研究院”的实施主体。子公司莱茵合成主要围绕天然甜味剂等公司核心产品领域相关的生物合成技术,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成果转化和投资。控股子公司成都赛迪科为公司对外投资的合成生物研发和销售平台之一,目前主要产品有生物合成多糖、多肽等。
控股子公司华高生物主要负责茶多酚、速溶茶、茶氨酸、茶黄素、白藜芦醇等提取物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控股孙公司利川华恒主要负责茶、虎杖等提取物系列产品的生产及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按业务模块,建立了规范的业务流程和经营体系。植物提取业务构建了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的经营模式;终端消费品业务主要采用采购+OEM+销售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利用集成优势降低采购成本,规避质量及供货风险。公司设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制定原材料的采购标准、采购计划,建立供应商评价与选择(含比价)机制,公司通过对供应商的评估选择供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责任。采购合同需要经过采购部、审计部、财务部和主管经理审阅后方可执行。同时,对于一些原材料的采购,公司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从种植户直接采购,既强化了公司对原料的管控,又降低了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公司所有产品均严格按照GMP规范进行生产,以销定产。生产部根据销售部提供的各产品年度销售预测以及月度发货情况,结合各产品产能,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协调和督促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标准、卫生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由各生产车间负责具体产品的生产管理。QA对整个生产过程中关键生产环节的原料、中间产品、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监控。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通过优化组织机构,加强设备技术改造来提升劳动生产率,控制生产成本。
3、研发模式: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和联合研发模式。自主研发模式:公司内部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健康产品研发平台开展新产品、应用配方、新工艺、种苗研发及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取得不凡成效。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46项专利。联合研发模式:公司目前与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项目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研发资源优势,开展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有效整合人才、资金和信息资源,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报告期内,公司与 dsm-firmenich在配方应用领域达成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建立联合技术团队共同推动国内天然甜味剂配方应用的研究突破与商业化落地。
4、销售模式:坚持推进大品种战略,深化营销模式。公司近年来陆续建立了桂林、上海、美国洛杉矶、意大利萨沃纳四大销售中心,形成了覆盖全球市场的营销模式。公司销售团队注重产品的市场属性分析,明确产品定位,提供深度的产品配方解决方案,采取终端直销方式,进一步深化、细化、优化市场服务和管理,强化技术销售能力,提升营销质量。
天然甜味剂: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主要产品为甜叶菊提取物及罗汉果提取物,二者均是目前代糖行业的明星品种,具备“天然”属性及成本优势。公司深耕植物提取行业 20多年,在甜叶菊提取物及罗汉果提取物的生产、销售、工艺技术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均一性的强大品控能力,产能及年度销量居全球天然甜味剂供应商前三。同时,公司已掌握天然甜味剂部分高价值成分的生物合成生产技术,并正加快推动合成生物提取产能的建设,打造合成生物产业化落地承接能力。
工业提取物:公司美国工业提取工厂产能排名全美最大,被工厂所在地印第安纳州政府列为当地工业示范性项目,是全美少数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工业提取厂商之一。
茶叶提取物:在茶叶提取市场中,公司茶叶提取产品市场份额排名领先,产品种类基本涵盖茶叶已知所有可提取的成分种类,品类齐全。
公司上游合作建立了种植基地,已掌握 300多种天然植物提取成分的提取技术,并在销售端布局了覆盖全球的四大营销中心,终端拥有独立的研发平台及销售团队,是植物提取行业中少数拥有全产业链平台的企业。
公司隶属的植物提取行业是大健康产业的基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回归自然的理念不断增强,食品、医药、保健品、营养补充剂、化妆品等日益趋向绿色、天然,持续推动植物提取应用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我国植物提取行业的高速发展注入巨大动力,也为公司业绩的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与大客户保持紧密沟通,积极应对天然甜味剂市场的竞争与挑战,通过配方技术创新、定制化服务等举措不断满足客户产品创新需求,增强客户黏性,共同推动合同目标的执行落地。此外,公司持续加大国内市场及其他植物提取产品市场的拓展力度,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经营业绩实现逆势提升。2023年,公司植物提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 148,410.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7%。未来,随着公司应用解决方案能力的逐步释放以及双技术路线的实施,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将不断提升。
2023年,公司深入实施技术领先、制造引领的方针,聚焦合成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落地,重点加强配方应用研发的投入与输出,加快打造差异化竞争壁垒。同时持续提升生产工艺与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强化产业链韧性和供应链安全,带动公司行业龙头竞争优势的不断扩大,推动公司业务取得更高质量发展。
公司作为全球植物提取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工艺、管理体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优势。公司积极创新,把握市场机遇,深挖市场潜力,在植物提取行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认可度逐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在植物提取行业的研发及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公司依托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平台,先后获批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热带水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广西天然甜味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罗汉果产业化工程院”及“广西院士工作站”等多个研发平台,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广西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组建了植物科学创新中心,致力于开展优质高产罗汉果、甜叶菊种苗的研发及培育;同时公司在上海设立了健康产品研发中心,开展植物提取物在终端消费品的配方应用研发工作,为公司客户的产品创新、配方开发等方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也为公司终端消费品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加快植物功能性成分在大健康、大消费领域的应用研究,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在植物提取物应用研发、关键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了战略合作,全面助力公司打造以“天然成分在食品饮料、营养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研发应用为一体”的大健康大消费产品孵化基地,为快速提升公司研发能力和优势,稳健推进天然健康产品业务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报告期,公司加快推进合成生物技术的布局,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的罗汉果甜苷等天然甜味剂微生物合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取得一定成效,通过控股赛迪科,进一步拓展公司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路线与产品品类,助力公司核心业务技术壁垒的不断提升。
公司重视同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技术合作,依托其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推进公司产品和工艺的研发进程或建立技术储备和积累。公司目前已与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公司研发及技术队伍增添活力。
新建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建成后,公司桂林综合提取工厂占地面积将达到450亩左右,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符合GMP标准的自动化智能提取生产线,全面使用环保节能型技术及设备设施,是目前中国最智能化的植物提取工厂。同时公司配置了行业内最为先进与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环保新技术的应用,将技术和管理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公司工业提取工厂目前是全美最大的工业提取工厂,其在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均大幅领先同行业,整体设计、施工、设备、安全均参照行业高标准制定,也是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工业提取领域的示范项目,作为公司海外产能布局的桥头堡将为公司海外业务布局提供强有力的产能保障,将为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和品牌打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控股子公司华高生物提取工厂占地面积约 65亩,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符合有机、绿色标准的茶叶提取生产线,公司近年持续加强生产工艺的研究与创新,引进并改造众多实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先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硬实力。
公司立足于大健康产业近二十四年,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积极实施“Layn Inside”品牌战略,经过多年的品牌经营与维护,公司以优质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的供货体系培育形成了“莱茵”品牌,拥有“莱茵生物”、“layn”、“神果物语”等商标,在甜味剂、个人护理、动物营养等领域打造了“Lovia”“ Plantae”“ TruGro”等系列品牌。公司先后获得“植物提取物优质供应商”、“中国质量诚信企业”、“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等殊荣,2023年顺利通过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复审,作为植物提取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企业更是取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的荣誉称号,良好的企业形象助力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和控制能力,构建了以桂林、上海、美国洛杉矶和意大利萨沃纳四大营销中心为核心,辐射欧、美、亚市场的全球营销体系。与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饮料、保健品及化妆品制造企业开展了业务往来,并与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成功布局全球市场,是公司构建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凭借自身优质产品、服务和稳定供应的优势,公司已经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食品、饮料、保健品、化妆品领域客户群,客户采购量逐步提高。
公司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品质求发展的生产方针,推行科学与标准化管理,强化企业运营,通过制度建设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拥有完整的质量认证体系和品质控制能力,公司已通过FSSC22000、ISO9001、ISO22000、ISO14001等多项认证,多个产品拥有KOSHER、HALAL、FDA-GRAS、ORGANIC、SC、非转基因等证书,具备资质优势。公司具有较强的检测实力,拥有一系列与产品技术配套的实验、检测等先进的设备,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加强过程控制、严控检验标准,持续强化公司质量控制优势,从产业链源头为客户提供行业最为优质的服务与产品。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核心管理人员稳定,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均拥有多年行业工作经验,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敏感性,对行业未来发展有独特的、深刻的理解,能够较快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科学、高效的带领公司稳步发展。公司坚持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和提升核心团队实力,为高管、中层、基层及一线员工制定有效、针对性的绩效激励政策,提升管理及工作能效,激发团队活力。2022年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为实现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公司实现业务的加速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公司建立稳定多元化的原材料采购体系,持续强化供应链韧性与弹性。在天然甜味剂业务方面,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与供应商建立了稳固、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并持续筛选、优化供应链渠道,通过签订保价协议等标准化合作方式,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优质甜叶菊和罗汉果原料的高效采购与稳定供应。立足产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发展战略,2023年公司正式启动全球化供应链布局,探索在东南亚、中亚、南美、非洲等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供应链的可能,多元化布局,提高公司风险应对能力,为公司业务快速扩张筑牢根基。
公司在国内按照规范标准建立了甜叶菊种植基地和罗汉果种植基地,坚持探索从种苗源头解决原材料市场发展难点的路径,通过植物科学创新研究中心重点开展罗汉果、甜叶菊等种苗的研发与栽培,聚焦成分含量的提升与植物病理的研究与改良,强化对核心产品原材料的把控与技术革新的引领,并逐步扩大至更多植物的优种选育栽培。
此外, 公司位于我国最大的植物资源省份之一的广西,具备罗汉果、荔枝皮等提取物的原料采购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在罗汉果等需要采用新鲜原料进行提取,不适合远途运输的产品品类上,公司原料采购地域优势明显。广西作为东盟自贸区的成员之一,公司在采购主产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提取物原材料上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2023年度,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植物提取行业整体面临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各种外部环境压力,在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的大环境下,公司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带领下,坚持经营业绩“稳健+突破”,明确业务“聚焦+创新”协同的经营思路,持续巩固并发挥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市场拓展、配方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深耕存量市场,持续深化现有客户合作,同时加大新市场、新客户的开拓力度,紧随市场变化趋势和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延伸产品应用领域,强化增量市场布局。另一方面,通过降本增效、精益生产、工艺改造等多途径提升企业内在动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逆境中实现2023年度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和长远布局的“双落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49,392.95万元,同比增长6.65%;其中,植物提取业务收入148,410.45万元,同比增长12.27%,主要原因系第四季度行业回暖,市场需求恢复增长,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服务能力等措施,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8,251.10万元,同比下降53.84%,主要系受到部分核心植物提取产品市场价格下滑,以及本年度公司部分存货计提减值、三费费用增加等影响。尽管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从同期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公司主营植物提取业务利润率、综合竞争力仍保持业内领先水平,整体业务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报告期,公司顺利通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复审,荣获“2023中国农业企业500强”“2023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广西瞪羚企业”等光荣称号,具备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与潜力。
2023年,全球“减糖”趋势持续演绎,但受到下游消费市场复苏放缓及天然甜味剂行业供需失衡等多种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天然甜味剂市场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尤其是上半年,下游客户库存去化需求迫切导致新增需求萎缩,业内竞争加剧,引发产品市场价格出现历年来的首次较大幅度下滑。面对行业短期不利的竞争局面,公司迅速调整经营策略,顺应市场变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服务为核心,提升市场主动开拓力度与产品研创新能力,丰富天然甜味剂产品线,打造“常规+定制配方”的多元产品体系。下半年,下游客户库存去化逐步完成,行业整体供需回稳,下游市场恢复了对天然甜味剂产品的强劲需求,第四季度单季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7,996.52万元的超预期突破,该业务单季度毛利率较前三季度平均水平提升 12个百分点,扭转了全年业务营收下滑的不利局面,也成为推动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的重要引擎。报告期,公司的“一种脱色、脱苦的罗汉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生产的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成功入选广西名优工业产品推荐目录,产品品质与生产技术获得国家与行业的高度认可。
2023年,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90,267.52万元,同比增长1.51%。为推动天然甜味剂业务发展再上新台阶,2023年 6月,公司与帝斯曼-芬美意签订了新的五年期协议,将为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发展带来更稳定的增长预期。2024年起,公司与帝斯曼-芬美意新的五年期深度合作已正式启动。
2023年,公司积极发挥销售协同、质量管理等行业领先优势,赋能子公司华高生物多元化业务布局,激发市场活力,开拓新领域新赛道,推动茶叶提取业务提速发展。报告期,华高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3,009.71万元,同比增长 17.68% ,净利润3,251.26万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增长62.89%,营收及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经营韧性十足;茶叶提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912.09万元,同比增长9.65%。同年,公司茶叶提取产品正式通过美国FDA审核,全力启动美国市场拓展步伐,目前已成功与部分重要食饮品牌达成友好合作,新市场的加速开拓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2023年,工业行业历经近 2年的“低谷期”后,逐渐呈现回温迹象,虽然产品价格、市场需求恢复仍未能达到预期水平,但供需格局已在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受行业政策进程缓慢及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影响,公司工业市场拓展、产能释放进度延缓,销售收入无法覆盖全部运营成本,导致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尽管面临多种不利因素,但基于对工业应用领域及其应用价值的判断和研究,公司对工业行业的长期发展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为进一步盘活工业业务,推动工业产品的市场开拓,公司充分抓住工业雾化领域的发展机遇,与业内优秀企业及团队达成战略合作,以工业雾化领域市场作为突破口,驱动公司工业业务的业绩增长,加快推动工厂产能的释放,期望在2-3年内突破拐点,逐渐提升工业市场份额与营收规模,使其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报告期,公司积极推进新兴应用领域的布局,提升存量市场,拓展增量市场,推动其他植物提取物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230.84万元,同比增长49.37%。部分单品,尤其是具备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能性成分产品在本年度展现了较好的市场潜力。本年度,公司逐步建立动物营养标准化产品供应体系,强化海内外多部门的业务协同效应,加快推动在动物营养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客户开拓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仅海外市场销售额超 2,000万,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指引新方向。未来,公司将充分挖掘动物营养、美容、保健等更多应用领域的市场潜力,为公司业绩增长构建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2023年,公司紧抓国内配方应用发展先机,加快配方应用的研发与成果转换,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年通过上海配方应用研发中心实现超120种复配新产品的开发,部分产品已实现生产与销售。同时,公司重点围绕配方应用研发业务的开展,进行了公司内部的资源整合,强化部门间协同效应,以打造“快速反应制造”为发展目标,加快建立从获取客户定制需求到公司研发、试验、生产、供货的高效供应体系,打造公司配方应用业务的灵活定制、高效交付、质量优异三大核心竞争力,积极为客户赋能、创造价值。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与技术革新,切实把握合成生物行业发展契机,加快构建公司天然提取与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的发展格局。报告期,公司通过合作和依托现有科研平台,推动罗汉果甜苷、甜菊糖苷合成生物研发目标的顺利达成,实施完成甜叶菊提取产品微生物酶转化工艺的中试试验,引领生物多糖、多肽等成分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加速推进合成生物生产车间建设,打造合成生物技术产业化落地承接“强引擎”;通过外研、收购等方式实现在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协同和关键技术的更新,取得6项合成生物专利。合成生物领域研发成果和产业化落地进程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公司实现制造升级、产品革新做好技术铺垫,促进公司天然提取和合成生物技术路线、巩固提升产业链综合优势,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司高度重视产业壁垒的构建与巩固,始终紧跟行业技术迭代和国家政策导向,持续进行装备技术的创新升级,多措并举强化综合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罗汉果、甜叶菊、芒果叶、荔枝果、桑叶等多项产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升级,顺利实施提取车间技改项目,进一步提升产能优势,深挖降本增效潜力,增强产品制造交付能力。公司始终秉承“绿色科技、健康未来”的发展理念,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完成污水处理、锅炉的扩建与改造,推动沼气回收等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能力的升级,建设落地“光伏项目”,预计可达成节约用电450万(kW-h)/年、CO排放量减少 2,600吨/年的减排目标。在产能方面,公司加快推进甜叶菊专业提取新工厂的建设,主要提取车间已进入调试阶段,其他辅助车间、仓库建设等进入内部设施建设与设备安装阶段,该工厂集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公司甜叶菊提取产能,是公司竞逐甜菊糖苷赛道龙头的重要布局,未来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将有力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实力与盈利能力,促进公司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2023年,公司围绕核心业务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强化向植物提取下游产业的延伸与布局。围绕“无糖”消费的概念,新增打造罗汉果蜜红糖姜膏、罗汉果蜜柚子茶、低糖月饼等创新产品,做好选品,加速产品迭代。进一步拓宽推广渠道,加强对主流电商销售平台的布局与投入,强化BD拓展与会销,与东方甄选在部分产品销售上达成业务合作。加快天然健康研究院项目的建设及外部合作项目成果转化,在大健康领域的探索实现更多产品的延伸,全面推进公司大健康大消费产品孵化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成为全球值得信赖的天然健康产品服务商为发展愿景,秉承“绿色科技、健康未来”的发展理念,以大健康产业为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大单品+N”的发展策略,聚焦潜力单品,以期打造更多细分龙头产品。公司确立了以合成生物学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加大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相关投资,建立天然提取和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比翼齐飞的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并通过产品配方输出、定制化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全面强化公司品牌赋能能力。另外,随着全球地缘政治的变化,公司客户对于供应链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公司未来几年将通过投资、合作和改造等方式加强完善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黏性。面对近年来良好的行业发展形势,公司未来将坚定的以天然健康产品业务为根基,持续通过战略投资、并购、培育等方式同心多元化发展,拓展业务版图,强化自身上下游产业的辐射与带动能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将公司打造成为一家新型天然健康产品及服务的全产业链平台。
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 41.7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2%,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植物提取行业在2023年也走出了前低、后稳的发展态势,上半年,由于客户库存去化压力导致采购需求受到抑制,下半年随着库存去化的完成,下游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向好,植物提取行业迎来了快速反弹。根据最新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6.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 3.75万亿元,增长10.3%,对美国出口5,219.9亿元,增长8.1%,在此大背景下,预计2024年全年植物提取行业也将延续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从长期来看,在消费升级和健康需求的双重刺激以及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未来天然提取行业将继续保持蓬勃发展的大趋势,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监管将不断冲击行业格局,加速行业优胜劣汰,推动产业实现优化升级。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亚健康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追求功能性、“天然”来源、健康安全的消费趋势持续演绎,绿色消费和健康消费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植物提取物作为天然功能性成分的主要来源,下游食品饮料、营养补充剂、美容护肤、添加剂、医药、保健品、动物饲料、宠物营养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将推动植物提取行业加速扩容。根据NBJ(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的销售额为1,761.7亿美元,预计2025年膳食营养补充剂将接近2,000亿美元;在美容护肤领域,绿色、纯净、功效性是大趋势,据全球市场调查机构Future Market Insights公布的《天然化妆品市场:2013~2017年全球行业分析及2018年~2027年机会评价》报告称,2027年天然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44亿美元,而根据Euromonitor数据测算,仅我国的功效护肤赛道市场,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提升至4180亿元;在宠物营养领域,根据 MarketsandMarket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2023年全球宠物食品成分市场规模约为34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4亿美元,期间全球宠物食品成分市场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8%。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前景为植物提取行业孕育了巨大的潜在成长空间,下游市场的高增长也将驱动天然功能性成分市场规模实现可持续的加速攀升,根据全球市场咨询机构Market Research Future发布的报告,预计2020年-2027年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7.9%,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80.9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324.6亿美元。
2024年,持续关注欧美传统出口市场并保持市场份额将是稳定我国植物提取产业的重要基础,同时,把握东盟等新兴市场发展机遇,加快抢占增量市场预计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植物提取行业支持性和引导性产业发展政策的接续出台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日趋完善与严格的行业规范与标准的实施将推动行业加速优胜劣汰。在植物提取行业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优势将持续扩大,尤其是具备工艺领先化、生产智能化、坚持研发创新、选品精准的企业将快速脱颖而出,聚焦“单品”或“大单品”经营的企业数量占比持续提升,预计未来几年,在部分细分植物提取单品行业内或将形成少数头部企业竞争的格局,但从全行业来看,由于植物提取物品类众多的原因,龙头企业将偏向于自身的纵深布局,单一企业难以形成绝对领先的市占率,行业整体仍将继续保持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
现阶段,我国作为全球植物提取产能主要供应国,产业优势主要集中于产能、工艺、成本等,行业部分细分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瓶颈,在经历了 2023年以低价竞争去库存的艰难时期后,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增强我国植物提取竞争力与市场话语权的重要性。为打破行业发展难点,紧跟下游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变化趋势,预计未来植物提取企业将逐步加大在配方应用等具备更高价值、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业务布局,通过自研创新,或与研发机构、高校合作,推动产品、应用等多维度的优化升级,建立长远、可持续的竞争壁垒。植物提取全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将不断提升,为我国植物提取企业在全球保持领先竞争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天然功能性原料提取于天然植物,使其附带植物的“天然”属性,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植物原料的缺陷,如何保障原料的充足供应、价格稳定、含量均一、质量达标等一直是长期困扰植物提取企业的难题。而合成生物技术的出现,为植物提取行业带来了高效的解决方法。通过使用一致的原料,基于特定的合成生物生产路径,实现产物确定、含量可控、产量确定且具备活性的特定成分的制造,可一次性解决植物原料供应难题,更可实现提升产品品质、推动产业可持续与绿色发展的更高目标。
近年,我国合成生物技术在植物提取领域的发展与融合加速前进,对于未来几年合成生物技术在植物提取行业的应用趋势,一方面具备高商业化价值的产品将成为合成生物新技术率先选择介入的领域,即经济效益是根本出发点;另一方面,植物提取行业具备独立开展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实力的企业较少,预计未来合成生物与植物提取行业的融合,将多以独立的研发团队与传统植物提取企业的合作形式开展,充分发挥双方在研发与生产领域的优势,携手推进研发与产业化双落地。
随着消费者饮食结构和偏好的改变,健康意识的觉醒,叠加政策引导和消费品牌的推动,全球正在掀起“减糖风潮”,食品饮料在“无糖化”趋势下的市场需求强劲,仅就饮料市场,根据 FMI《零糖饮料市场展望(2023年至2033年)》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零糖饮料市场规模约为33亿美元,预计从2023年到 2033年,零糖饮料市场将以14.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下游市场的快速扩张将传导带动上游甜味剂供给需求的加速提升。
天然甜味剂作为代糖领域具有 “天然”与“减糖”双概念的产品,受到市场的高度青睐,近年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增量”市场开拓与“存量”市场深度替代持续加速。
在美国、欧洲等海外市场,“无糖”、“减糖”食品发展迅猛。在美国市场,无糖饮料的增长速度约为全糖饮料增速的 3倍,而在欧洲市场的英国,饮料市场中80%以上产品为无糖。其中,天然甜味剂的市场渗透率也在持续提升,主流食饮品牌如百事、立顿、雀巢、可口可乐、家乐氏等持续深化天然甜味剂在其产品体系内的应用,产品类型范围从常见的饮品、餐桌糖等逐步扩大至麦片、巧克力、奶茶等更多品类产品中,应用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在国内市场,尽管缺乏天然甜味剂的应用基础,但 “减糖”已成为食品饮料行业最火热的发展趋势之一,包括元气森林、喜茶、奈雪、伊利、康师傅、农夫山泉、统一、健力宝、东鹏在内的多个品牌陆续推出“低糖”“无糖”产品,推动我国“降糖”赛道高速成长。我国“无糖”食饮市场的发展潜力为天然甜味剂提供了巨大的增量空间,仅就茶饮市场,根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23中国无糖茶饮行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无糖茶饮料线年线万元,五年时间全国线年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2%,市场规模将超百亿;而在更大的无糖饮料市场,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15.6亿元,有望带动我国天然甜味剂的市场加速扩容。2023年12月,国家卫健委网站显示,我国对作为甜菊糖苷的主要原料甜叶菊的新食品原料申请作出“终止审查”的决定,并给出“鉴于该申报产品在我国多省具有长期人群食用历史,建议终止审查,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叶菜蔬菜的规定执行。”的审查意见。根据中国经济网公开资料查询,据业内数据统计,2027年全球甜菊糖苷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年复合增速为8.4%,而我国也将成为甜菊糖苷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年复合增速达12.5%,本次国家卫健委对甜叶菊监管的“认可”有望加速推动甜菊糖苷在我国的应用。
此外,甜味剂存量市场的替代也有望成为推动天然甜味剂加速扩容的有力助推剂。2023年 7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发布了《人工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最新评估报告》,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为可能对人类致癌之列,明确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40毫克的食用建议。市场对甜味剂研究的深入将为消费者在购买“添加甜味剂”产品时提供更为明确的选择标准,进一步推行健康消费,同时消费升级也将倒逼终端市场升级,至此,在众多甜味剂品类中,具备“天然来源”优势的天然甜味剂替代人工合成甜味剂存量市场的步伐有望实现加速。
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为天然甜味剂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除了政策指向,近年通过开展市场分类标识引导也成为落实“减糖”政策的重要手段。2023 年新加坡政府正式施行“饮料限糖令”,要求在售包装饮料上标明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和含糖量标签,并禁止高糖饮料开展广告宣传。2023年11月,我国上海实施的《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提出鼓励含糖饮料销售者在有关商品销售区域规范设置健康提示标识,由此一来,上海也成为我国首个对含糖饮料设置健康提示的城市。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采取在市场制定统一健康标签的方式,通过明确监管红绿灯,引导消费者购物选择,高效普及健康食饮观念,有助于推动“减糖”市场的快速扩大。
在下游市场推动天然甜味剂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技术的涌现也将赋能天然甜味剂行业实现产业升级。一是产品复配将成为天然甜味剂行业发展趋势之一,单一甜味剂或单一成分的应用或各存优劣,而采用复配方式将不同甜味剂或同一甜味剂不同成分间以有效配比,通过协同增效,可达到提升口感、提高应用便捷性、控制成本等目的,定制化配方服务更有助于植物提取企业与客户实现长远且深度的绑定;二是合成生物技术在天然甜味剂领域的研发与商业化落地进程正加速推进,预计在植物原料中含量低但具备高应用价值的天然甜味剂成分将成为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及应用的优先目标。
工业为四氢酚(THC)含量低于0.3%的科属植物,不具备精神活性、无毒,工业提取产物主要包括二酚(CBD)及其他衍生物。CBD(全称:cannabidiol)为非致幻性、非成瘾性的衍生物,经多年研究已验证其在抗癫痫、抗焦虑、抗炎症、止吐、改善睡眠、镇痛等方面具备显著效果,并且在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疾病)等疾病防治方面具备更多的研究及应用价值。工业广泛添加应用于食品、饮料、护肤品、保健品、宠物食品等领域。自2018年美国正式确认工业种植及加工的合法化后,全球工业市场呈爆发式增长,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备受期待,但由于早期市场参与者对下游需求增长预测与投入的超前,以及政策开放与下游应用拓展不及预期,导致行业陷入供需失衡的发展滞缓期。在经历了近2年的大规模产能出清后,现阶段,海外工业市场供需基本优化直至平衡状态,产品价格正逐步企稳,预计2024年将延续小幅回升的发展趋势。
尽管前期市场整体表现不及预期,但全球工业政策开放进程一直在持续,也彰显了全球各国对于工业行业的认可与支持。未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政策的不断松绑,全球工业应用拓展与市场需求有望实现加快速提升,拉动市场景气度持续向好。
在海外工业下游应用领域,产品保持多元化发展趋势,据Mordor Intelligence 的预测,全球工业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22.1亿美元快速增长至2028年的49.7亿美元,未来五年的复合平均增长率为17.56%。现阶段,市场对工业在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仍保持高期待值,但受限于缺乏监管机构的安全性背书及明确的监管框架等原因,预计短期内上述领域仍将面临市场开拓压力。现阶段,除了传统的CBD油、舌下剂、软糖、胶囊等方式外,CBD加湿器、CBD电子雾化器新型应用方式的出现为工业行业实现加速发展增添动力。尤其工业雾化领域,作为结合了工业的生物功能性特点及电子物化产品所特有的高吸收速率、高生物利用度、便携性等优势的联合产品,近年受到消费者和品牌的高度青睐。根据百谏方略(DIResaerch)研究统计,全球电子烟市场规模呈现稳步扩张的态势,2023年全球电子烟市场销售额将达到 793.9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2,935.3亿元,2023-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0.54%,其中,北美占据全球最大市场份额近35.36%,欧洲市场占比约为25.47%,而在电子雾化市场拥有高占比的北美和欧洲同样也是工业的主要应用市场。未来,在电子雾化的高景气赛道下,工业行业有望乘着细分市场的发展东风打破行业“冷淡期”,迎来新一轮的加速发展。
未来,公司将积极关注全球植物提取市场发展机遇,重点推动天然甜味剂、工业等大单品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发展,加速国内外市场开拓,提升市场占有率,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加快实现合成生物、配方应用领域的创新突破,纵深布局构建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来自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夯实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地位。
2024年开年,公司延续去年第四季度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实现了良好开局。全年公司将以“稳增长”为主基调,以股权激励计划业绩指引为目标,切实把好核心植物提取主业发展方向,依托领先综合优势,把握市场机遇,加速全球市场拓展步伐,不断探索新领域市场,稳中求进,强化前瞻性技术创
新与研发成果转化,加快募投项目建设,实现公司在技术与产品领域的新一轮升级,强化人才储备,进一步构建核心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公司坚持聚焦天然甜味剂核心业务的发展,勇于直面行业波动与挑战。2024年,公司将延续以提升市场占有率为首要任务的经营策略,深化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友好合作,抓住消费复苏、行业回暖的市场机遇,把握发展主动权,持续精耕海外市场,重点加强国内市场潜在客户挖掘,在存量博弈中实现产品突围,在增量市场中寻求重大突破。加快推动天然甜味剂业务的基础体系与高价值环节的双建设,在产能和供应链方面,2024年公司将全面完成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和合成生物车间的建设,释放更大的产能与成本优势,奠定业务发展根基;加速推进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探索在全球尤其是“一带一路”为主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供应链,实现携手并进、互利共赢,强化公司在原料采购上的抗风险能力;瞄准行业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聚焦配方研发和新产品开发,丰富公司天然甜味剂产品矩阵,全方位塑造市场竞争领先优势,推动建立全球领先的天然甜味剂一站式采购与服务基地,着力打造天然甜味剂行业一流标杆。
2023年,海外工业市场仍处于缓慢回温的发展阶段,尽管行业的供需失衡导致众多市场参与者黯然离场,但挑战往往与机遇共存,公司保持乐观且谨慎的态度应对市场波动,未来随着政策的放开、监管的完善、新应用落地的加速,工业行业必将度过凛冬,迎来高质量发展契机。2024年,公司将继续密切跟进全球工业行业的政策变更,保持战略耐心,加强趋势研判,洞察市场变化,积极探索全球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把握电子雾化和工业相结合的新兴市场机遇,建立公司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共同体,加快推动美国品牌运营子公司的建设与运营,搭建完善销售渠道,抢时占位,推动销售订单的增长与长期合作的达成。紧跟海外市场潮流,持续开展迎合市场热点的产品研发与新技术的孵化,拓宽产品领域,推动产能加速爬坡,释放业务增长潜力,打造工业行业领导品牌。
2024年,公司将重点加大研发资源向配方业务上的倾斜,强化市场敏锐度,聚焦客户新兴需求,加快推进定制化配方研发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化与帝斯曼-芬美意在天然甜味剂领域的研发合作,丰富在动物饲料、宠物营养、美容护肤等领域的配方产品体系,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加速抢占新市场,争取尽快实现业务的销售放量,进一步构筑公司核心业务高质量发展护城河,增添公司业绩加速发展新动能。
合成生物新一轮技术革命正推动着众多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天然植物提取和合成生物新技术的融合也将引领植物提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2024年,公司将集中资源重点推进天然甜味剂系列、多糖等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加大外联研发合作,加速成熟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丰富公司多元产品矩阵,加快推进合成生物生产车间的投入使用,赋能公司核心业务加速发展,打造合成生物学产业化示范平台。同时,公司也将以市场为导向,把握行业发展机遇与脉络,持续探索合成生物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做好产品预研与研发储备,加强研发团队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核心技术壁垒,迎接合成生物行业的增长机遇。
在经济加速复苏的大环境下,2024年,公司将全面加快向下游消费领域的布局与新消费产品的输出,提升前瞻性研发与储备产品的孵化速度,进一步丰富公司“低糖”食饮产品矩阵,积极探索在保健品、美容护肤等更多大健康应用领域的覆盖,提升研发与销售团队建设,加强自营平台的搭建和渠道铺设,推动终端业务销售规模取得新突破。加快推进天然健康产品研究院的建设,构建与终端业务的多链路协同,探索“工业+文旅”发展路径,拓展产业新业态,激发业务新动能,全面开启公司健康产业发展新征程。
2024年,公司将全面加强生产、采购、质控等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控制。持续开展技术改造与工艺优化,保持行业领先,加快甜叶菊专业提取工厂整体建设,稳步推进甜叶菊产线向“专业提取新工厂”的转移与产能释放,推动增产增效。坚持以质效提升为抓手,落实与完善精益生产管理,巩固生产体系建设与质量优势,完善生产、仓储、质检、销售各环节间智能化管控水平,提升公司业务前中后台协同运营效率。进一步推进全球化供应链的建设,加强供应商管理,优化供应商资源结构,拓宽采购渠道,提高采购效益。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推进低碳经济、安全管理,助力公司打造成为植物提取行业领先的绿色制造标杆。
2024年,公司将紧密围绕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全球化品牌的打造意识。以“绿色科技、健康未来”为发展理念,构建在食饮、动物营养、医药保健、美容护肤等多个应用领域层次分明的品牌体系,加强品牌宣传针对性,强化市场服务力度与精准性,塑造值得信赖的天然健康产品服务商的全球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企业知名度、消费者认知度,以品牌高势能构筑品效正循环,努力推动公司经营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抓好人才建设、人才育留等核心问题,实施精准的人才引进策略,重点围绕公司配方应用、合成生物、终端拓展、品牌建设等业务发展计划引进和培养高尖及专业人才,加强复合型人才团队建设,优化海外市场雇员机制,夯实公司国际化人才梯队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完善人才培训、晋升、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员工归属感,为公司的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与员工共享公司发展红利。
近年来,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加大,新的监管条件将导致产品检验成本的提升和检验周期的延长。政府管制若进行频繁的调整和变化,则企业需要常常进行调整和适应,国家出口政策的调整,将对出口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目前全球对工业的监管政策和法规也处于不断完善的时期,也处于积极的推动中,近几年工业监管政策也朝着有利于良好的方向发展,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于工业提取物应用于食品、饮料领域等具体政策的落地时间周期尚存在不确定性,将对公司工业项目效益发挥带来不确定性。对策: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政府及行业协会对植物提取行业产品国家标准的重视,行业的规范程度将会得到较大改善,也将使行业进入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司历来注重产品质量、规范经营,从严监管对行业准入门槛的提升有利于行业优胜劣汰,资源整合。公司也将密切关注政策走向,配合监管,把握有利的政策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做大做强。
植物提取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虽然公司在行业内位居龙头企业地位,但如果不能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应对措施上把握实施得当,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目前植物提取产品主要出口至发达国家,进口国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的变动也将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保持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量,以此来扩大国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公司将积极研究出口国的相关产业政策和产品标准,加强公司的研发、检测能力,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种类。根据市场需求变动情况,积极调整公司产品的出口。
公司主营业务以罗汉果、甜叶菊等天然植物作为主要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种植、采摘、收购具有周期性、区域性及季节性的明显特征,原材料供应受地域限制、气候变化等多因素影响,未来原材料的供应价格和供应量仍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因素,原材料的采购能否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直接影响。
对策:为了保证原材料的充足供应和收购价格的相对稳定,公司将密切关注原材料供应市场的走势,一方面继续维护好与原材料产地的收购大户已建立的稳定的业务联系,切实落实“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爱游戏官方,强化公司的原料管控与运营,确保公司实现对原材料的供应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控制,进一步提升公司对原料市场的分析与预测能力,做好战略谋划与提前布局,同时,加快推进公司全球化供应链的建设,增强公司抵御原料价格波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快相关合成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引进,并推动产业化落地的实现,尤其是在核心大单品领域及部分植物原料中的稀有成分或者植物本身来源比较稀缺的产品领域,以缓解公司对于重要战略植物原料的依赖,促进公司核心产品业务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公司与客户之间一直保持着稳定和长期的合作关系,重大业务合同履行情况良好,近年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逐年提高,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五大客户存在依赖。
应对措施:公司将顺应市场发展潮流,抓住产能扩张的机遇,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客户,紧紧围绕“大单品”发展策略,除了做精核心业务天然无糖甜味剂市场,也加大了其他品种的市场开发力度,增加大单品种类,如茶叶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工业CBD等,扩大公司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树立公司植物提取行业领导品牌地位,以此来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降低公司的持续经营风险。
公司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较强的技术实力,但天然提取物行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上面临着更新换代快、投入高、知识产权不易保护等风险,要求公司不断通过引进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等方式加快研发进度。如果公司在技术更新、新产品研发等方面不能保持行业领先的地位,将可能导致公司技术研发进度延期、技术失密及技术成果转化不力等结果,进而将对未来的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1)公司将通过持续开展技术开发和创新,以保证产品的技术和质量优势,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对现有产品不断的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推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2)公司于2017年设立了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为公司原料基地在种苗培育、田间管理、农艺技术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3)公司2017年在上海浦东设立了产品配方应用研发中心,致力于新产品、新工艺、新配方的研究开发,专注于公司产品应用到各种食品饮料中的性状、口感、风味等方面,为公司产品的应用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公司高度重视同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合作,通过依托高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推进自身产品的研发。公司目前已与湖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医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海外市场的不断拓展,未来公司出口业务也将不断增加。由于公司进出口业务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外汇收支,国家的外汇政策发生变化,或人民币汇率水平发生较动,将会对本公司的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受行业因素影响,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随着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而逐年提高,虽然整体风险有限,公司也按照审慎原则计提了减值准备,但是依然给公司运营资金带来一定的压力。
应对措施:对于汇率市场趋势,公司将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来加强议价能力,争取更大利润空间,规避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公司出口销售的影响,并通过远期结售汇、外汇宝等方式以规避外汇风险。公司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中应收账款逾期风险和存货减值等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财务风险和财务损失。
随着业务的拓展及公司新项目即将量产而导致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在生产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都面临较大的挑战,对管理团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采取加强管理团队的内外部培训,提高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加大数字化能力建设投入等措施,并不断对现有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提高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建设,降低管理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和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莱茵生物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力宝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方甄选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夫山泉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医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动力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