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化使得不同行动者借助各类实践活动方式参与到平台内容生产秩序构建中,逐渐成为塑造数字新闻业新闻形态的一股力量。白红义教授和博士研究生简丹丹在《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刊文,将当事人新闻这一数字新闻形态视作构建平台内容生产秩序的隐喻,基于工具性个案胡鑫宇失踪事件中的“当事人发声”过程讨论背后的制度逻辑:首先,事件当事人通过发声为数字平台提供价值观、信念等新闻事实,在流量逻辑下确定数字平台传播的主要内容;其次,数字平台通过社群等方式确定传播内容的具体文化象征符号,进而通过关系逻辑塑造媒体报道的话语形式;最后,数字媒体通过在报道实践中对平台文化象征符号的使用,从专业逻辑层面完成对新新闻形态的权威赋予。
由新浪微博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2023年微博热点趋势报告》中所概括的当事人新闻正是所述事实的业态体现,在这些微博热点事件中,当事人的声音已经成为一种“微媒体”,传递着重要的事实性信息。同时,这些声音的出现也丰富了媒体报道的信息来源。不过,既有研究并未关注数字新闻业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生产秩序中的具体建构过程。本研究则将当事人新闻这一数字新闻形态视作数字化背景下构建平台内容生产秩序的隐喻,基于制度逻辑理论视角以及工具性个案胡鑫宇失踪事件中的“当事人发声”过程,尝试探索和回答数字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生产秩序中的制度逻辑。
2023年1月7日,江西警方通报胡鑫宇失踪事件调查进展,称未发现胡鑫宇在校内被害、自杀、发生意外的痕迹证据,并称2022年10月15日接警后,公安机关调取并固定了事发当日与胡鑫宇行动轨迹有关的视频,“校内视频监控未被人为删改、关闭。”通报还称,对网民关注的班主任严某强、副校长王某、校长刘某来等人,通过视频印证、证人证言证明、其他信息综合认定,均未发现异常情况,排除犯罪嫌疑。由新浪微博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微博热点趋势报告》显示,胡鑫宇失踪事件在十大社会新闻中位列第四,成为一起在微博72小时浏览量超过10亿的热点事件,在平台和全网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另据知微事见显示,该事件影响力综合指数达72.0,高于85%的社会类事件,在数字平台新浪微博共有56家重要媒体参与,主要包括中央级媒体、财经类媒体以及科技类媒体三类,舆论场整体热度峰值占比47%。
热点事件的演化趋势具有一定传播时段,将其视作经验材料来源,一方面有利于从历时性角度捕捉关键行动者的具体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考察各类关系性主体在形塑数字新闻形态形成过程中的逻辑勾连。从统计结果来看,以“胡鑫宇”为搜索关键词,其在数字平台微博上可见的动态条数为1266条。2023年1月29日至2023年2月5日,该事件累计出现64次热搜。“当事人发声”主体具体包括胡鑫宇父亲、胡鑫宇母亲、胡鑫宇表姐。其中,以胡鑫宇母亲(妈妈)为关键词条的数量及传播量居多,自2023年1月5日至1月29日,胡鑫宇母亲通过数字平台发声共产生9条相关词条。遵循代表性原则与思路,在具体材料收集过程中,本文对数字新闻形态的制度逻辑考察主要将胡鑫宇母亲这一当事人发声的传播过程作为“微”媒体的分析切入点。需要强调的是,本文无意对该事件进行全面梳理,主要考察与胡鑫宇母亲、数字平台微博以及媒体三类关键行动者在塑造数字新闻形态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实践。
通过对胡鑫宇失踪事件中“当事人”发声过程相关词条考察,数字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秩序中的具体建构过程主要建立在流量、关系以及专业三重制度秩序逻辑之下。具体而言,数字新闻形态得以形成,在历时性层面经历三个过程性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包含一类主要关键行动者以及存在一种主导逻辑。其中,主导性制度秩序逻辑由关键行动者的行为实践所决定。
流量逻辑指当事人在发声时,其话题在数字平台所引发的舆论热度,具体表现为点赞、转发、评论等“点击率”数据。公众注意力作为数字平台传播内容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机制的角色。2023年1月5日,胡鑫宇母亲在抖音平台(账号鑫宇妈妈寻找儿子)发布一则视频,视频内容为:“我家鑫宇,是在学校被害了!我恳请公安,恳请ZF,要立案!不然我的鑫宇,就这样子白白送在学校。我孩子是送去学校学文化、学知识的,不是去送命的啊!”这则视频随即在各大数字平台传播。
一方面,胡鑫宇母亲在视频中声泪俱下、诉诸情感的共情叙事模式,增强了话题内容的感染力,本身能够引发用户共鸣,吸引公众注意力。比如部分网友评论:“感觉就是他杀,地毯式搜索过怎么可能没发现……”“查一下录音笔是不是胡同学的,录音笔里有没有被删除的其它录音。”“哎,他只是个15岁的孩子,如果被害死的,那为何要处心积虑害这么大的孩子,真是匪夷所思。”“最伤心的还是父母。”“阿姨现在说要一个真相,可能是不是真的发生了点什么,她已经知道鑫宇不会回来了”……胡鑫宇母亲作为“微”媒体,不仅引导了平台内容生态系统中其它关键行动者对于该事件话题内容的关注方向,将“寻求真相”作为重点讨论对象,还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表达自身的诉求,引发其它关键行动者作出相应的行为实践,比如通过发布动态、评论以及转发等方式呼吁相关部门、学校等责任主体严查,“希望能还胡同学一个公道”。另一方面,微博平台在市场化运作中本身遵循流量逻辑,通过平台的功能机制,形成#胡鑫宇妈妈再次发声#、#胡鑫宇妈妈坚持称孩子已被害#、#胡鑫宇妈妈最新发声#、#胡鑫宇妈妈公布神秘笔记#、#胡鑫宇妈妈今日凌晨发文#、#胡鑫宇母亲发文#等9条相关词条。其中,#胡鑫宇母亲发文#词条阅读量高达7.3亿、讨论量4.6亿、互动量40.9万、原创量6258。除此之外,在词条中担任主持人的大河报所发布的报道内容,共有中国新闻周刊、人民网、澎湃新闻等97家媒体参与报道与转载。该事件热度在1月7日达到峰值21947,同时引发“十问胡鑫宇事件”“胡鑫宇失踪事件暂未立为刑案”“胡鑫宇事件调查报告”3条热搜。
作为数字新闻形态建构的起点,公众注意力在平台内容生产秩序中扮演了关键机制;作为流量逻辑的转换,关键行动者在注意力指引下的“点击率”数据决定了数字平台是否将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内容纳入平台内容生态系统,进而促使其它关键行动者参与数字新闻形态的具体实践过程。与此同时,数字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生产秩序中的流量逻辑,实际上折射了此类新新闻形态在制度秩序形成过程中所凸显的平台内容生产特征:数字新闻形态所承载的新闻事实以“微”媒体中的当事人发声所主导,其在发声行为实践中谈及的话题、隐含的情绪等决定了数字新闻形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到,这与传统的以记者或媒体为中心的新闻生产有所区别。其中,新闻机构不再居于核心,更多扮演传播节点的角色。
关系逻辑主要体现了社群关系中各类行动者所共享的一套文化象征符号。平台社会内,数字平台通过标签化热点事件,将与事件相关的关键行动者以及由此衍生的信息内容相关联,形成一套共享的文化象征符号,进而影响媒体报道的话语形式。
自胡鑫宇母亲作为当事人发声后,数字平台微博将热搜、关键词、相关话题词条三个功能设置作为主要策略,在传播过程中利用舆论这一行动者关联机制将胡鑫宇失踪事件进行标签化,为文化象征符号的形成提供具体生产场景。比如,在#胡鑫宇妈妈再次发声#、#胡鑫宇妈妈坚持称孩子已被害#、#胡鑫宇妈妈最新发声#等话题词条中设置主持人、话题贡献者等作为内容生产的关键行动者。其中,主持人一般由潮视频、央视网、大河报、中国新闻周刊等主流专业权威媒体账号主体担任,通过统合该事件最新进展与细节,吸引公众注意力聚合舆论声量;话题贡献者则以媒体机构、微博大V等意见领袖为主,负责文化象征符号的使用、传播与扩散。
当其它关键行动者需要在平台内容生态系统讨论该话题时,不可避免在关键词、话题词条等引导下进入平台所设置的事件圈层中,在涟漪效应下进一步演变为一个由以胡鑫宇事件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社群。在这个社群中,有关胡鑫宇事件相关内容的定性由平台的标签所主导。随着事件发酵,关于热点事件的表述在社群内逐渐形成一套文化象征符号体系,随即影响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话语。比如大河报在报道胡鑫宇母亲发文时,其新闻标题为《#胡鑫宇母亲发文#:在找你真相的路上,不会停止》,即需要带上平台所创设的有关胡鑫宇事件的话题词条。
而其它个体类或者非专业类行动者在发布相关动态时,则会以社群内的主成员所使用的文化象征符号为参照,进一步确证自身所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并通过关联其它圈层文化象征符号发表自身观点。比如某意见领袖在发布以下动态内容“#胡鑫宇母亲称不会停止寻找真相#公众需要一个真相,但很多人其实已经先入为主,他们觉得自己认为的真相才是真相……”后,不仅为文字内容配上了央视网有关该事件最新进展报道的截图,还关联了其它相关词条#胡鑫宇遗体被找到#、#县长回应胡鑫宇被找到#。
在关系逻辑下,数字新闻形态所表征的意义更多是文化取向的。在平台内容生态系统中,数字平台通过平台自身的功能机制,为围绕事件核心所形成的文化象征符号提供具体生产场景,让“微”媒体中的当事人发声内容得以社群化,并在社群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由平台成员间共享的关于信息内容生产的象征实践符号,这些符号进一步形塑数字新闻媒体等行动者在常规报道中的具体实践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关系导向下的制度秩序逻辑中,新闻机构主要以社群成员的身份存在,居于数字新闻形态的传播环而非生产端,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要扮演推动机制的角色。
专业逻辑遵循传统媒体机构在新闻生产中对事实和价值进行选择与报道的常规路径。进一步来说,话语主体的关键行动者以各类专业媒体为主导,它们的参与度本身是赋予数字新闻形态权威的主要来源,也是形塑数字新闻形态最重要的一环。
胡鑫宇母亲作为新闻当事人发声后,在媒体参与度上,其中6个相关话题词条的媒体参与度累计为270家。媒体类别上,则涉及中国新闻周刊、大河报ayx爱游戏、七环视频、河口广电、安徽青年报社、参考消息、911苏州新闻广播、、生活报新街派、36氪、vista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等认证为报纸、杂志、通讯社、媒体网站、电台、电视、新媒体并且具有社会新闻属性的媒体蓝V。具有新闻属性的媒体机构在信息传播格局中始终处于专业内容生产者与传播机构的核心地位,其对当事人发声后的事后引述与报道,本身从组织层面代表了当事人传递内容的事实与价值。因此,媒体参与度越高以及参与媒体类别越多,越能代表当事人新闻中“微”媒体所传信息与事实的重要性。
在具体操作上,新闻机构在报道内容上一般遵循关系逻辑,采用数字平台所创设的文化象征符号。其对当事人新闻的权威确证,主要来源于报道视频或者新闻图片中对当事人发声内容的引述。澎湃新闻有关胡鑫宇失踪事件进展的这则报道正是上述专业逻辑导向的具体体现:失踪106天后,胡鑫宇遗体被找到(来源:澎湃新闻)。对于胡鑫宇失踪事件,人民网评:胡鑫宇事件,举国关注,谁都不敢造假,谁也不能造假。其中,视频配图为“人民网评”全文内容以及发布时间等关键信息。
不过,从作为主体的各类关键行动者来看,专业逻辑下的数字新闻形态则导向了一种关系性主体行为实践。无论是作为内容起点的“微”媒体、打造社群文化的数字平台,还是对传播内容进行权威赋予的专业媒体,在各环节具有主导逻辑的多重制度环境之下,数字新闻形态本身已是平台内容生态系统当中各类关键行动者行为实践的综合产物。它所映射的是信息内容生产不再是一项由媒体主导的职业性活动,而是多元行动者在实践中所形成的社会性活动。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6期,原文约11000字,标题为《“当事人发声”:数字新闻形态在平台内容生产中的制度逻辑——基于胡鑫宇失踪事件的个案研究》,此为主要章节节选,注释、图表等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全文链接:。)爱游戏平台